武警内蒙古总队某支队大队长布和图木尔——
钢铁汉的“刚”与“柔”
■何荣钢 贾若愚 解放军报记者 毕笑天
布和图木尔在训练中。(张宇枢 摄)
盛夏的乌拉特草原,牧草青青,洁白的蒙古包如繁星点缀。
武警内蒙古总队某支队大队长布和图木尔刚从外地出差回来,顾不上休整,就来到支队对口帮扶的巴彦淖尔市哈达淖尔村,查看“渔牧光一体化”项目进展。“渔牧光一体化”项目,将光伏发电与现代渔业、牧业有机结合,把数百亩盐碱地改良为绿意盎然的希望田野。这是布和图木尔和支队战友们为哈达淖尔村规划的致富产业。
“夏天草原降雨多,我得看看光伏板有没有受到影响。”赶往哈达淖尔村的路上,布和图木尔如数家珍地向记者谈起村里的致富项目。
布和图木尔,在蒙古语中的含义是“坚硬的钢铁”。翻看这位钢铁汉的履历,他获得的荣誉颇为亮眼:武警部队优秀共产党员、“百日安全竞赛先进个人”,总队“十大军事训练标兵”,入伍以来荣立二等功1次、三等功5次。
“不愧是特战尖兵!”面对记者的感叹,布和图木尔回答:“没有人天生是特战队员,都是一步步练出来、拼出来的。”
刚入伍时,布和图木尔连汉语都说不流利,体能素质也不算突出。但是他肯吃苦、不服输,白天跟着训练尖子苦练体能和军事技能,晚上在支队开办的文化夜校挑灯学习。经过不懈努力,入伍第4年,布和图木尔凭借过硬的军事素质,站上了总队比武的领奖台。
与布和图木尔一同走进哈达淖尔村,记者看到了钢铁汉的柔情一面——俯下身子询问独居老人生活状况、抱起路边玩耍的孩子时,他始终面带笑容。
“我是牧民家的孩子,草原就是我的家。”提干后,布和图木尔的很多节假日都是在牧区度过的:到孤寡老人家中帮着干农活、去当地特殊教育学校义务劳动……
“我这个牧民家的孩子能成为警官,靠的是党和部队的培养。看到群众有难处,我咋能不管?”布和图木尔不仅经常去牧区走访慰问,还带头资助家庭困难学生,累计帮助20余名学生完成学业。
采访中,支队卫生员给记者讲起一件往事。
2025-08-02,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前旗因强降雨引发灾害,当地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受到威胁。接到命令,布和图木尔随支队迅速前往救援。面对洪流,布和图木尔一边和战友们扛沙袋、筑堤坝,一边安抚群众情绪。
第二天,布和图木尔悄悄找到他,说想开点感冒药。原来,这段时间布和图木尔发高烧。尽管自己身体欠佳,但他仍坚持战斗在救灾一线。
弹指一挥间,布和图木尔从军已有20年。
成长在北疆,服务在北疆,布和图木尔始终践行着以草原为家的诺言:“希望牧民都富起来,学生都安心上学,大家学好文化、练强本领,更好地建设家乡、保卫家乡。”
记者手记
脚下是国土 心里是亲人
跟随布和图木尔走进哈达淖尔村,路上总有牧民跟他打招呼、唠家常,邀请他去家里做客。看到“家人”到来,牧民们脸上流露出发自内心的喜悦。
这种无需言说的亲切感,便是对布和图木尔20年守卫北疆、建设北疆的最好回报。这片草原上,他摸爬滚打、巡边守边,也蹚洪水、赴火海,爱民助民。脚下是国土,心里是亲人。从哈达淖尔村回来,布和图木尔换上特战服,投入到紧张的训练中。

关注精彩内容